为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教育厅等十三部门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容和教育总校组织召开“家校社共育”经验分享暨工作推进会,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副局长、容和教育总校党委书记宫贤鹏,总校班子成员、各业务组组长以及总校所辖16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长参加了此次会议,通过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挖掘优秀案例,提炼形成可推广的有益经验,推进家校社协同工作,赋能容东片区教育新生态。
雄安新区公服局副局长宫贤鹏
会议现场
雄安容和教育总校以家校社共育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厘清了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三方主体责任,以“统筹+个体”模式构建了“1+16+N”家校社共育课程,以“总校+容东管委会”模式推进“2+N”家校社共育环境治理机制建设,以“志愿+”模式推进“3+N”家校社共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校(园)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家校社特色育人模式。
各校园展示
雄安容和悦容幼儿园
雄安容和悦容幼儿园依托陈鹤琴“家园合作”的教育思想,整合家长资源,借助家长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妈妈故事团”“爸爸助教团”“夕阳红守护团”等家长助教活动。
父爱如山,高大而深沉,因此,悦容幼儿园邀请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爸爸们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孩子们开启一场有趣又有意义的人生课堂。
母爱如水,温柔而宽广,有一种童年的美好记忆,叫做听妈妈讲故事,妈妈的故事里有爱,有全世界,妈妈的故事能够让幼儿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懂得道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了更好发挥“宝贝”作用,减少幼儿父母与老人的分歧,悦容幼儿园邀请“宝贝”参与到园所教育活动中来。融爱汇智,和合共育,幼儿园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达到“1+1>2”的效果。
雄安容和佳泰幼儿园
佳泰幼儿园一直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思想,结合家园共育,展开进行亲子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作用和优势,形成三方共建,促进幼儿体、脑、心、志全面均衡发展。
通过家园、社会的合作,佳泰幼儿园逐渐形成多元协作的教育模式:秉持以家长为翼的办学理念,开展一系列家长开放日等一系列家园合力活动。与社区保持紧密的联系并组织了“生态教育帐篷节”“缅怀先烈寄哀思”、“园长妈妈课堂家长观摩琵琶课”等教育教学亲子活动和主题文化活动,为孩子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形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完美合力,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
雄安容和乐安幼儿园
/ 协同育人 /
家校社共育
雄安容和乐安幼儿园自建园以来一直重视家校社共育工作,并以二十大报告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指导思想,成立家校社共育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践行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的“新模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过程中,乐安幼儿园采用家庭、社区、幼儿园三向交流“三互”工作模式,在目标上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内容上重视安全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相融合;方法上注重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构建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充分利用优质的社区资源,定期开展幼儿园、家庭教育体验活动,构建“抓自主教育、促尊重教育、突体验教育” 的整体家校社共育体系,有效凝聚家校社育人合力,让幼儿成为家校社协同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雄安容和双文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幼有所育、幼有优育”教育方针,践行雄安新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目标,挖掘家校社协同育人资源,雄安容和双文幼儿园结合园所实际,积极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系列实践活动。
现代社会有着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我园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依托雄安新区三县,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如:容城古八景、安新芦苇画、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小兵张嘎、雄州黑陶等;除此以外,我园充分开发内部资源,每月开展亲子开放日活动,辐射周边社区,服务2—3岁幼儿和家长,进行托育教育的推广和普惠行动。在以后的家园社共育工作中,我园会不断拓展教育新思路,共同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
雄安容和红莲幼儿园
作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新建幼儿园,雄安容和红莲幼儿园以家校社共育实践探索为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可视化活动日历的架构方式,不断完善幼儿园、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在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方面,红莲幼儿园通过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制度、成立第一届家长委员会和伙食委员会、定期召开多种形式家长会、拓宽家园沟通渠道、引进家长资源等形式,形成教育合力,加强了家庭对幼儿园的认识与支持。
在强化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推进社会联动工作方面,红莲幼儿园充分引进优质高校资源,助力园所特色文化建设和提升教职工队伍教科研水平;联合社区制定“莲动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儿童友好活动;增强与社会职能部门的沟通,助力园所安全运行。
雄安容和海棠幼儿园
雄安容和海棠幼儿园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积极构建园所、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结合现实情况,我园将家园社共育的总目标确立为探索出适合新区的家校社共育特色发展之路。“将科学的幼教理念,用何种方法与路径引领家长,带动社区、辐射社会”,成为了我园开展家园社工作的重点思考问题。
为此我园探索出了“德育为先、活动带入、浸润引领、合作共赢”的共育实施途径:通过家园社三个场域的种植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家园共创海棠园吉祥物;邀请家长与不同单位、组织入园,给予幼儿别样的教育;以世界阅读日为契机,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打造书香家庭;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等。
各项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科学育儿理念在家庭与社会的传播,为幼儿营造了高质量的成长环境,为续写更加美好的海棠故事奠定了基础。
雄安容和朝晖幼儿园
朝晖幼儿园
建园以来,雄安容和朝晖幼儿园始终践行雄安新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目标,在雄安容和教育总校指导下,高度重视家校社共育工作,将家校社共育作为助推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整合家校社资源,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协同联动体系三大体系。组织建立爱心护学岗队伍、家长学校教师队伍、护校巡逻队伍三大队伍。开展万师访万家、线上家庭教育指导、学雷锋致先锋、消防员叔叔进校园、同心共护国家安全、警民携手护成长、阳光运动亲子打卡、阅读全家总动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赋能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创办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
雄安容和悦泽幼儿园
雄安容和悦泽幼儿园
雄安容和悦泽幼儿园以推广科学、适宜的家庭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合力为目标,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入手,融合社会优质资源、提供社区公益服务、拓展家园沟通渠道。
☑ “童润学堂”润泽童心
社区合作
线下,幼儿园与周边社区联合推出公益早教服务,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学习家教方法,得到社区居民的喜爱和支持。
线上,推出“生活中的数学与劳动中的智慧”家庭教育短视频,简单明了、易于实操,指导家长在劳动和生活中科学育儿。每期播放量均是在园幼儿数的两倍以上。
☑ 深度交流 共建共育
家委会试餐
在常规开展家长工作的同时,邀请家长入园座谈,一对一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将社会力量请进来,开展相关培训、研制节气食谱、开展安全演练等,推进家校社携手为幼儿健康成长赋能。
雄安容和德辉学校
拓展家校社空间,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德辉学校持续推动“学生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研学基地联动,将社会资源纳入家校社共育体系。先后组织学生到剧村国家电网“1+5+X”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新区郊野公园和新区规划馆进行融合研学活动。
将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家校社共育的最大增量。学校以此为契机寻求突破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家长课堂和家长讲坛。打造以直播、录播为主要方式的线上平台,最大程度吸纳更多家长深度参与。从2022年开始,依托新区特有的风俗文化开设的兴趣社团实现全程线上选课,家长和学生可以在线申请,进行课程选择,参与课程评价,让家校共育变得更加畅通、立体、高效。
学校将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发挥‘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作用,形成校内外推进家校社工作的合力,共同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雄安容和悦容小学
悦容小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与家庭社会的交流,建校前就多次邀请家长到校参观,在工作中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协同打造“3+X”的家校社共育模式,构建家校共育新生态。通过“三结合”打造亲子间深度互动平台。
1.与“每月一主题”德育活动结合。
学校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为宗旨,结合每月时事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如:三月环保主题、六月感恩主题等。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节点组织亲子共同参加系列活动和志愿服务,带动良好风尚。
2.与建设“书香校园”结合。
学校在每年的四月开展“悦读悦美”读书节活动。组织学生与父母进行亲子共读,在公众号“悦读”专栏展示亲子共读的视频、照片和阅读感悟,带动全民阅读的氛围,受到了广泛好评。
3.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邀请家长参与制定各年级“劳动自选清单”,开展劳动课程,在疫情和寒暑假期间发起“劳动更快乐”等实践活动,促进家长重视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不断增进亲子感情。
雄安容和乐民小学
家校社共育成为育人的新常态,教育的大趋势。乐民小学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在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做了以下特色活动:
1、“乐民大家访”,携手共育乐民娃
乐民小学每学期进行全员家访活动,全体乐民老师分批分期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了解孩子家庭的第一手资料,对于孩子课堂动态进行回访,及时反馈孩子在学校的各项表现,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予了更多的关爱。乐民大家访活动得到了广大乐民家长的一致好评,家访校访双向互动,密切家校沟通联系。
乐民家访
2、家长“漂流日记”,携手搭建同心桥
这本日记是由家长、学生、教师共同撰写。分为家长的“家长日记”、学生的“自我介绍”、教师的“真情回复”三个板块。在日记中家长可以介绍教子经验或孩子的趣事。“漂流日记”留下了学生成长的足迹,记录了家长的一路同行,播撒着老师的关爱,实现了家校的深入沟通。
01“漂流日记”
02“漂流日记”
03“漂流日记”
雄安容和海棠小学
在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实施“双减”政策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家校社协同育人至关重要。为此,加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配合学校教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我校推出一系列家校社活动:为了帮助家长提供育儿方法我校邀请专家、骨干教师进行育儿讲座并每周推出3至5分钟的微音频;为了营造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图书馆周末对家长开放,利用朗读亭组织亲子阅读比赛;为了使家长转变育儿观念能与学校教育理念一致的各年级家长会等。
亲子朗读亭
学校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大教育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性;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健康、科学的教育,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多次组织学生研学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研学之旅
雄安容和金源小学
/ 金源小学 /
家校社共育
金源小学立足学校实际,积极探索构建家校社协调教育机制,初步建立“123+n”家校社共育新模式,共画和谐教育同心圆。
制定一个规划,学校研究制定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规划》,同步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计划,并制作了工作推进“鱼骨图”,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
成立两个组织,学校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专班”和“家校社共育委员会”,具体研究、协调、策划家校社共育工作的落实。
建立三项机制,学校研究建立了“校社信息共享机制”“家校沟通协调机制”和“家长培训赋能机制”,确保共育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n项活动,学校开展了“非遗项目进校园”“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寻找最美家庭”“亲子读书日”等20多项活动 ,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源,拓展了全方位育人平台。
引进非遗
Spring 2023
╱ 植树节╱
书画展
雄安容和红杰初级中学
红杰初中以践行 “学校主导下的家、校、社共育模式”为目标,联动“家、校、社”三大育人主体,着力开展共育“五个一”行动,以点带面推动育人工作深入开展。“五个一”行动包括: 一场项目启动仪式——家校社携手开启共育新篇章;一支多元融合队伍——分层分级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一个线上宣传阵地——立足实际传播家庭教育资讯;一所社区家长学校——问题导向专注家庭教育指导;一项学生成长计划——立德树人构建优质家庭生态。
学校与家庭、社区相互助力、资源共享、协同共建,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进社区宣讲、组织研学活动等,将双方既有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融合,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良好生态,真正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雄安容和兴贤初级中学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容东分校初中部(雄安容和兴贤初级中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多元化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建立家校社协同共育制度,开设线上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开展常态化家访工作形成共育合力。
线上家长讲座
常规家访
润德于心,成德于行。学校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成长礼、束发礼、传统节日主题活动、重阳爱老敬老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以常规性德育作业为抓手,将劳动教育、各类主题教育等与家校社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高质量”与“现代化”为发展关键词,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与世界格局的未来领军人才。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容东分校初中部(雄安容和兴贤初级中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强体魄、会学习、善合作的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探索雄安新区未来学校样板,创建中国教育的雄安名片,建设在雄安新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
“双减”政策以来,雄安容和教育总校携手各中小学、幼儿园在“减作业不减质量”、“减束缚不减健康”与“减负担不减陪伴”的三大核心理念的螺旋推动下,区域内的家庭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校孤军奋战走向家校社携手并进,履践致远。打破了学校教育“闭门造车”、围墙之内自成系统的禁锢,实现了叩开家门,教师指导家庭,叩开校门,家长助力学校的崭新局面。
通过系列创新举措,各中小学、幼儿园强化了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三方主体责任,有效解决了可能产生的“缺位”、“错位”、“越位”等问题,整合了区域教育资源,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和强大的教育合力。
今后,雄安容和教育总校将继续携手各中小学、幼儿园持续深化家校社共育,凝聚“家-校-社”三级力量,以“协同家校社,以爱共赋能,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合力共育英才理念,助力家校社融通与合作,助推容东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